3nh品牌辽宁营销服务中心
2025-03-05

多角度色差仪工作原理及测量角度深度解析

分享到:

多角度色差仪作为高精端的颜色测量仪器,可以用于金属色、珠光色及其它复杂的特殊效果颜色产品颜色的测量与分析,并给出多个角度的颜色信息。本文多角度色差仪工作原理及测量角度做了深度解析。

多角度色差仪原理

多角度色差仪工作原理:

多角度色差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的反射与吸收理论、色度学原理和光电转换原理,以下是具体介绍:

1.光的反射与吸收原理

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吸收和透射等现象。不同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吸收和反射特性,这是物体呈现出不同颜色的根本原因。例如,一个物体如果主要吸收了蓝光和绿光,而反射了红光,那么我们看到这个物体就是红色的。多角度色差仪就是利用物体对光的这种选择性吸收和反射特性来进行颜色测量的。

多角度色差仪会从多个不同角度向物体表面发射光线,然后收集从这些角度反射回来的光线。由于物体表面的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差异,不同角度下反射光的强度和光谱分布会有所不同。通过测量这些不同角度下的反射光,仪器可以更全面地获取物体的颜色信息,尤其是对于具有特殊光学效果的材料,如金属漆、珠光漆等,多角度测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其颜色特性。

2.色度学原理

色度学是研究颜色测量和描述的学科,它建立了一套标准的颜色测量系统和颜色空间。多角度色差仪通常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颜色空间,如CIELab*、CIEXYZ等,来表示和分析颜色。

在CIELab颜色空间中,L表示明度,反映颜色的明亮程度;a表示红绿色度轴,正值表示红色,负值表示绿色;b表示黄蓝色度轴,正值表示黄色,负值表示蓝色。多角度色差仪通过测量物体在不同角度下反射光的光谱分布,根据色度学的计算方法,将其转换为对应的L*、a*、b*值,从而准确地描述物体的颜色,并与标准颜色进行对比,得出色差信息。

3.光电转换原理

多角度色差仪内部配备了光源系统和光电探测器。光源系统通常采用氙灯、LED等稳定的光源,能够发出具有特定光谱分布的光。这些光经过光学系统的准直和调制后,以不同的角度照射到被测物体表面。

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被光电探测器收集,光电探测器一般由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或CCD(电荷耦合器件)等组成。光电探测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然后,仪器内部的电路系统对这些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最后,仪器的微处理器根据预设的算法和色度学公式,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颜色参数,如L*、a*、b*值、色差ΔE等,并将结果显示在仪器的显示屏上,或者通过数据接口传输到计算机等外部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综上所述,多角度色差仪通过光的反射与吸收、色度学原理和光电转换原理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对物体颜色的多角度、高精度测量,为颜色质量控制、色彩匹配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多角度色差仪测量角度解析:

在多角度色差仪中,15°、25°、45°、75°、110°这些角度通常是探测器相对于样品镜面反射光的角度,以下是对这些角度的具体分析:

15°角:接近镜面反射方向,能捕捉到样品表面近似镜面反射的光线信息。对于高光泽度的样品,这个角度的测量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样品表面的镜面反射特性以及颜色在近镜面方向的表现,比如金属漆表面的高光部分颜色。

25°角:处于近镜面反射和中间角度之间,综合了部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信息。可以辅助评估样品表面在非完全镜面反射情况下的颜色表现,在一些对表面细微颜色变化和光泽度变化要求较高的检测中,如汽车金属漆的细微瑕疵检测,这个角度能提供独特的信息。

45°角:是比较常用的角度之一,在这个角度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成分相对较为均衡。既可以反映出样品的主体颜色,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表面的光泽特性,很多常规的颜色测量和对比都会参考45°角的测量数据,与人们在日常环境中观察物体颜色的角度较为接近,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直观性和参考价值。

75°角:更偏向于漫反射方向,主要捕捉样品的漫反射光线信息。这个角度对于评估样品的固有颜色、底色等非常有帮助,能够减少表面光泽等因素的干扰,突出样品本身的颜色特征,在检测一些需要强调底色一致性的材料,如塑料、陶瓷等的颜色时,75°角的测量数据很重要。

110°角:属于逆光方向或称侧视方向,与常规的观察角度差异较大。主要用于观察样品在特殊角度下的颜色表现,对于具有特殊光学效果的材料,如珠光漆、变色龙漆等,110°角的测量可以揭示出这些材料在不同视角下的颜色变化和特殊光学效应,帮助全面评估材料的颜色特性。

一般来说,85°不是多角度色差仪最常用的标准角度,但在一些特定的研究或针对特殊材料的检测中,如果需要更细致地分析颜色在较大角度下的变化情况,也可能会选取85°角进行测量,它介于75°和110°之间,能提供一个中间状态的角度信息,帮助进一步了解样品颜色随角度变化的规律。

多角度色差仪不同测量角作用:

多角度色差仪不同测量角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具体如下:

1.15°角

检测细微颜色变化:对高光泽样品表面的细微颜色变化极为敏感,能捕捉到因表面微观结构差异或涂层不均匀等因素导致的颜色差异,常用于检测汽车金属漆、珠宝等表面的颜色瑕疵。

分析特殊光学效果:对于具有特殊光学效果的材料,如珠光漆、变色龙漆等,15°角测量能突出其在近镜面反射方向的颜色表现和光学特性变化,帮助分析特殊颜料的分布和效果。

2.25°角

评估中等光泽样品:适用于评估具有中等光泽度的样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兼顾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提供比15°角更全面的颜色信息,可用于检测塑料外壳、普通油漆表面等的颜色。

辅助判断颜色过渡:在判断样品颜色从近镜面反射到更均匀反射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时,25°角测量可作为过渡角度,辅助分析颜色的变化规律,为全面评估颜色提供补充信息。

3.45°角

提供直观颜色效果:测量结果与人眼日常观察角度较为接近,能直观地呈现样品的整体颜色效果,数据具有较高的直观性和参考价值,广泛应用于印刷、纺织、涂料等行业的颜色检测。

平衡光泽与颜色信息:该角度下镜面反射光和漫反射光比例相对均衡,能综合反映样品的颜色和表面光泽特性,可用于判断样品的基本颜色状态,评估产品颜色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4.75°角

突出固有颜色:更偏向漫反射方向,主要捕捉漫反射光,能有效减少表面光泽的干扰,突出样品本身的固有颜色,在检测塑料、陶瓷、纸张等材料的底色时应用较多。

检测颜色稳定性:可用于评估样品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颜色的稳定性,帮助发现不同批次样品在本色上的差异,确保产品颜色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5.110°角

捕捉特殊散射光:属于逆光方向,主要接收样品表面散射到特定方向的光线以及特殊光学效应产生的光线,能发现小角度下不易察觉的颜色差异,对于检测具有特殊纹理或光学效果的材料,如特殊纹理的皮革、具有独特反射特性的涂层等非常有用。

观察颜色空间分布:有助于观察样品颜色的空间分布和表面光泽的方向性,从特殊角度提供颜色信息,为分析样品的颜色特征和光学性能提供更多维度的依据。

上一页 : D65和D50光源哪个好?D65和D50光源怎么选?
下一页 : 便携式色差仪和台式色差仪哪个好?怎么选?

QQ咨询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咨询热线

400-888-5135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咨询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